网上科普有关“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jǔ)矱(yuē)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挚(zhì)、咎繇(gāoyáo)而能调。苟中情其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yuè)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甯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yàn)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tíjué)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ài)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词语及典故:
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矱之所同 : 勉 ,努力。 榘 ,同“矩”。 矱 ,法度,准则。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 俨 ,敬。 合 ,志同道合的人。 挚 ,伊尹名。商汤大臣,名伊,一名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故名。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哀江南赋》有:宰 衡 以干戈为儿戏)。 咎繇 ,即皋陶。 调 ,协调。
苟中情其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 苟 ,假使,倘若。 中情 ,内心实情。 用 ,凭借。 行媒 ,中间的说客。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 说 ,指傅说(不小心就看成了传说,嘻嘻!),殷高宗武丁的贤相。一开始是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干“筑墙”活的一个奴隶。 操 ,持,拿。 武丁 ,殷高宗名,开启了“武丁中兴”。 用 ,重用。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 吕望 ,指吕尚,再说个名字就熟悉了--姜子牙。 鼓刀 ,姜子牙出身低微,曾经做过屠夫。《战国策·秦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 废屠 。”《尉缭子》:“太公望年七十, 屠牛 朝歌,卖食棘津。”《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也说:“太公望,朝歌之 屠佐 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这些文献虽然语焉不详,说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子牙垂暮之年还曾在棘津做过卖吃食的小贩,在朝歌当过屠夫。 遭 ,遇到。 周文 ,周文王。 举 ,举用。
甯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 甯戚 ,现多作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举用为卿,官授大司田。与鲍叔、管仲、隰朋、宾胥无合称齐称霸的五大臣,后两位咱家不熟。 该辅 ,以备辅佐。 该 ,本义: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
甯戚讴歌 :典故,甯戚出身微贱,早年曾为人挽车喂牛。获悉齐桓公重人才,决心投靠齐国,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
《甯戚饭牛歌》:
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
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骭(gàn)。
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从而获得齐桓公和管仲的注意,一举由一个放牛青年走上参与国政的高位。
甯戚著有《相牛经》1卷,这才是他的老本行。《相牛经》是中国最早的畜牧专著。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 晏 ,通“旰”(gàn),日落的时候;引申为:迟,晚。 央 ,尽(本义:中间)。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 鹈鴂 ,鸟名,即杜鹃。杜鹃悲啼,给人一种悲凄之感。杜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时序倏忽之感。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 鹈鴂 的另一种个说法,伯劳鸟。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但对应“先啼”似乎不妥。 百草 ,各种花草。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 琼佩 ,佩玉。 偃蹇 ,盛多美丽貌。王逸注:“偃蹇,众盛貌。”前面有:“望瑶台之 偃蹇 兮,见有娀之佚女。”这里的 偃蹇 ,高耸貌。反正都有突出的意思。 薆 ,遮蔽。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 谅 ,诚信。 折 ,摧毁。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 缤纷 ,纷乱。 变易 ,变化。 淹 ,停留。此文前面有:“日月忽其不 淹 兮”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 茅 ,恶草,喻已经蜕化变质的谗佞之人。
2022-07-16 泉城居士白头三
傅说的卜辞考证
盘庚的两个弟弟当政的时候,没能壮大商王朝,有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得到贤臣良佐,因为真正的良臣并不一定就都在朝堂之上。好比汤之伊尹,原本只是个身为努力的厨子。本篇的主人公傅说,也是身为奴隶,不过他不是厨子,是个建筑工。
傅说,这个?说?读音为?悦?,他是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而且是个胥靡,也就是囚犯。因为只是贱民,所以本来无姓,就叫作?说?(悦),前半生都在傅岩(一作傅险)筑城。
傅说雕像
傅说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自幼聪慧,勤学好问。他在筑城的过程中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即版筑。所谓版筑,就是筑墙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不过,据说版筑法在龙山时代(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出现,所以有人认为,傅说发明版筑法,是因为《孟子?告子下》的那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不过傅说也不会太在意?版筑?发明权这种事,因为他关心国事大事,而且颇有见解,所以和一同筑城的人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每当他要说的时候,工友们也无非凑个热闹起个哄,傅说也不放在心上。不过这一天不一样了,傅说在评论国事的时候,注意到一个人非常认真。他便是后来成为商王的武丁,而且身着布衣。
武丁不是商王吗?怎么会以布衣云游?这要在武丁篇再说?傅说经常给同伴们讲故事,分析当朝是非,并且直言不讳的对王室进行抨击。武丁非常喜欢傅说,他们一起劳动,还从傅说那里学会了不少本领。临行时,武丁已经与傅说结成了好友。武丁即位后,设法找到了他并拜傅说为丞相。傅说从整饬朝纲开始,规劝武丁祭祀时减少贡品,以为榜样。
武丁言听计从,从王室开刀,整治腐败,大力推行新政。傅说不负众望,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朝廷内外秩序井然。在国内恢复生机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边方国修好关系,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小方国。终于,国家富强起来,国势再度复兴,一时间成为世界东方的第一强国。
武丁举傅说的故事先秦时期已经非常流行,是圣王举贤不择贵贱的典范故事之一,《史记》《汉书》《论衡》等众多传世典籍中多有记载。
其实后世所传的《说命》,都不是先秦《说命》的全部,比如《国语?楚语上》载白公向楚灵王进谏的时候引用的那段《说命》文字,清华简本就没有,而是直接从武丁寻找傅说开始的,可见清华简本也不是全书。所以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说命》实际上是有好多篇,是孔子在删书的时候选取了后面的三篇,这是很有道理的。很可能先秦的《说命》是说了有关武丁和傅说的一个很长的故事,记载了很多有关于他们的言行,后人因为篇幅太长,所以进行了编辑,分成了几篇,都称为《说命》,《尚书》里的三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清华简
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言辞古奥,非常难懂,后面两篇都是武丁对傅说的训诫之词,主要是让傅说恪尽职守、勤于政务,多给自己建言献策,治理好国家,没有关于傅说的言行记录。只有第一篇讲了傅说归附殷商的故事,是以前的书里都没提到的。大概是说:
武丁时期有个失国,国君叫失仲,武丁准备征伐他,梦到上天给他一个贤人,可用来作为讨伐失仲的?使人?(领兵前去征伐的人)。武丁醒来之后,命令百工画了这个贤人的像,派人带着画像到处张贴,在全国里寻找。有一个弼人(官职名)在傅岩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人,双肩高耸象收敛了翅膀的鸟一样,和图画上的人很像,就是傅说。
当时傅说正在傅岩筑城,上下用力夯筑城墙(?腾降用力?)。这个弼人发现他之后,把他带到商都,武丁一看,是自己梦中看到的贤人。
武丁便问傅说:?我梦见神灵把你赐给我,是不是这样??
傅说回答:?是啊。我也梦见了神灵说把我赐给你。当时的梦境我还记得,你左手拉着我的衣襟,右手打稽首。?
傅说居然连细节也说的出,武丁大喜,便命傅说去讨伐失仲。
武丁伐失仲,是因为失仲得罪了神灵。原来这也有个故事:失仲的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孩子样子古怪,象两只小猪,称为?二豕?。失仲觉得是不祥之兆,想杀了这两只猪,又拿不定主意,故占卜了一下,向神灵求问:?我是杀了他们?还是就这样算了,不杀他们??得到的占卜结果是?勿杀是吉?,这是上帝的意志。失仲却违背了占卜的结果,杀了其中的一只,留下了?一豕?。上帝震怒,就假手武丁来灭他。武丁一直没能动手,因为没有合适的领兵人选。这样过了很多年,那一豕都成人了,上帝才给了武丁一个傅说,武丁命他带领商师去伐失国,把失仲的城邑围起来攻打,称为?围伐?。
失仲和儿子一豕知道打不过商师,为了活命,在城池下面挖条地道,带着近亲族人顺着地道逃走了。
傅说领兵占领了失仲的城邑,安抚了老百姓,从此以后失国也就成了殷商的属国。
失仲和一豕在逃亡途中,一豕带了一部分族人偷偷地离开了失仲,去自谋生路。后来一豕这一支失族人繁衍成一个戎狄部族,称为?赤捊之戎?。
傅说伐灭失仲之后,武丁又命他在北海的一个岛上筑了一座城,当作?圜土?,就是监狱。
傅说完成筑城之后,回来交工。武丁发现他真的是很有才能,于是封他为?公?,后人也说傅说是武丁时期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一。
傅说是中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他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说命》三篇,其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名句,为中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基石;他的治国方略,改变了商朝持久的没落,他落难时所创造的?版筑?(俗称打墙)营造技术,是中国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巨大进步。
版筑技艺
有如此贤人辅佐武丁,可谓文治有了,但要创下盛世,却还需要武功,而纵观武丁一朝,其最得力,也最得心的武将又是谁呢?
虽然典籍中说傅说是武丁时期的重要大臣,但是在殷墟卜辞中却见不到“傅说”之名,故此人的有无,一直也是学界争论探讨的问题。
林小安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第29辑发表了一篇文章《殷王卜辞傅说考刍议》, 认为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常见的大臣“雀”就是傅说。在武丁时期的卜辞中,雀的确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有关他的卜辞多达300多条,要根据《〈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一书统计,则近400条,排在第二位。 不过,从读音上看,“雀”古音是在精纽沃部,“说”是在喻纽月部,二字读音有差距。林小安先生认为在上古音中二字读音相近,因为“?(截)”字是从戈雀声,古音也是在月部,有一定的道理。
最主要的是,在卜辞中有雀伐“失”的卜辞。“失”在卜辞中就是一个国名,其国君称“失侯”。武丁时期的卜辞里记载雀伐失,如卜辞说“壬申卜,贞:雀弗其克翦失?”(《合集》53),就是壬申这天占卜,贞问雀能不能最终剪灭失国?又有卜辞说“己卯卜,王咸翦失,余曰:雀将人伐宦?”(《合集》7020),这里面的“余”应当是“余一人”的简称,商代的时候,商王自称为“余一人”,相当于周代常见的“寡人”、“不谷”和秦代以后的“朕”。这条卜辞说己卯这天占卜,王(武丁)彻底剪灭了失国之后,王还说:是不是让雀带人再去伐宦?宦也是个国名。说明武丁剪灭失国的主要功臣就是雀。后来失国也向武丁进贡,还出人帮助田猎、训练射手等等,说明失国是被征服了。卜辞中记载的雀伐失国,和清华简《傅说之命》中说傅说伐失仲是能联系起来的。
从殷墟卜辞中有关雀的卜辞来看,雀的地位显赫,是武丁朝的重臣,也是活跃的人物之一,其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征伐、祭祀、田猎、进贡、为王办事等等各个方面,其中尤其以征伐的卜辞最多,他参与征伐的方国多达20多个,他还有自己的军队,称为“雀师”。本来商王武丁采取的就是“强权政治”,其中兴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武力征伐,那么卜辞里的雀主要的功绩就是征伐敌国,这显然和武丁中兴的手段是相符合的。也就是说,如果傅说真是辅佐武丁中兴的重臣,那么他的主要工作也应该是征伐,他的主要功绩也应该是战功,清华简《傅说之命》里的记载傅说的发迹,就是从领兵征伐失仲开始的,也可说明这一点。关于殷墟卜辞中“雀”这个人物的详细情况,可参看张惟捷《殷商武丁时期人物“雀”史迹研究》一文。
只是傅说是不是雀,还缺少直接的证据,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证实。这里提出来,仅供阅读者参考。
关于“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昌名轩]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7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昌名轩”!
希望本篇文章《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离骚26-第13节-音意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