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传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当遇到冷冻或干燥等处理时,会很快死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传代培养保存法。传代培养就是要定期地进行菌种转接、培养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产菌种的保存。传代保存时,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若为产酸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酸钙。 传代培养保存法虽然简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①菌种管棉塞经常容易发霉;②菌株的遗传性状容易发生变异;③反复传代时,菌株的病原性、形成生理活性物
质的能力以及形成孢子的能力等均有降低;④需要定期转种,工作量大;⑤杂菌的污染机会较多。
2、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此法可防止干燥,并通过限制氧的供给而达到削弱微生物代谢作用的目的。其具有方法简便的优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宜冷冻干燥的微生物(如产孢能力低的丝状菌)的保存。
、载体保存法:即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载体上进行干燥保存的方法。常用的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如
①土壤保存法:主要用于能形成孢子或孢囊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②砂土保存法。 ③硅胶保存法。④磁珠保存法。⑤麸皮保存法。 ⑥纸片(滤纸)保存法
4、悬液保存法:即使微生物混悬于适当溶液中进行保存的方法。常用的有①蒸馏水保存法:本法应注意避免水分的蒸发。②糖液保存法
5、寄主保存法:即令微生物侵入其寄主后加以保存的方法。
6、冷冻保存法:适用于抗冻力强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在其菌体细胞外遭受冻结的情况下而不受损伤,而对其它大多数微生物而言,无论在细胞外冻结还是在细胞内冻结,都会对菌体造成损伤,
7、冷冻干燥保存法:其原理是首先将微生物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事实上,从菌体中除去大部分水分后,细胞的生理活动就会停止,因此可以达到长期维持生命状态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微生物菌种(包括噬菌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的保存。
8、甘油管保藏法
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菌种怎样培育蘑菇
菌种保存的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沙土保藏法、滤纸保藏法、甘油管保存法、冷冻干燥保存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接种到适合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用油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然后转移至2-8°C的冰箱中进行保存。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使用液体石蜡将斜面菌覆盖住,使其和空气隔绝。
一、菌种保存的方法有哪些
1、斜面低温保藏法 (1)将菌种接种到适合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种充分生长过后,使用油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然后转移至2-8°C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2)如果是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一般可以保存2-4个月左右,需要移种一次。如果是酵母菌,一般可以保存2个月左右,需要每个月移种一次。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1)将液体石蜡装在三角烧瓶中,并使用棉塞塞好,用牛皮纸进行包扎,然后在0.1MPa,121.3°C的环境下灭菌30分钟左右,接着将其放置在40°C的温箱之中,将水汽蒸发掉。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用适合的斜面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健壮的孢子或者是菌体。 (3)使用灭菌过的吸管将液体石蜡吸出,注入斜面上,用量为高出斜面顶端1cm左右为宜。 (4)将试管直立,放置在低温或者是室温之下进行保存。 (5)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以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以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可以保藏1年,脑膜炎球菌可以保藏3个月左右(37°C环境下)。 3、沙土保藏法 (1)准备好河沙,加入10%稀盐酸,然后加热煮沸30分钟左右,将里面的有机质去掉,然后将酸水倒掉,用自来冲洗至ph为中性,接着烘干,过筛(40目筛子),去掉粗颗粒。 (2)准备好非耕作层的不含腐植质的瘦黄土或红土,浸泡洗涤数次,直至ph为中性,然后烘干,碾碎,过筛(100目筛子),去掉粗颗粒。 (3)将沙和土按照2:1的比例混合,装入试管或者是安瓿管中,塞好棉塞,在1212°C的环境下灭菌30分钟左右。 (4)将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健壮的菌体,然后向斜面培养物中注入3-5ml无菌水,洗下细胞或孢子制成菌悬液。 (5)使用灭菌过的吸管吸取菌悬液,然后均匀滴入沙土管中(0.2-0.5ml/管)。如果是放线菌或霉菌,可以直接挑取孢子拌入沙土管中。 (6)真空抽去沙土管中的水分。 (7)将沙土管用火焰熔封,然后存放在低温(4-6°C)干燥处保藏,或者是将沙土管用牛皮纸或塑料纸包好,放置在干燥器内保存。保存期间,每隔6个月左右检查一次菌种存活性。 4、滤纸保藏法 (1)准备好滤纸条(0.5×1.2cm),安瓿管(0.6×8cm),然后每个安瓿管放置1-2张滤纸条,塞上棉塞,在0.1MPa,121°C的环境下灭菌30分钟左右。 (2)将菌种在适合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健壮的菌体。 (3)在灭菌培养皿中滴加1-2ml的灭菌脱脂牛乳,并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合均匀,制成浓悬液,然后使用镊子从安瓿管中取出滤纸条,浸入菌悬液中,吸饱后,放回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4)将安瓿管放入干燥器中(内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剂),并用真空泵抽气至干。 (5)将棉花塞入管内,用火焰熔封,然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5、甘油管保存法 (1)准备好80%的甘油,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2)将菌种在适合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并使用无菌水注入,制成成高浓度的菌悬液。 (3)取出1ml的甘油和菌液混合均匀,让甘油的浓度变为10-30%左右,然后放置在零下70°C的环境下进行保存。 6、冷冻干燥保存法 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细胞,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让微生物的生长和酶活动停止,同时为了保证细胞在冷冻和水分升华的过程中不受损害,应当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细胞悬液(菌在冻结和脱水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的溶质),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二、菌种传代操作规程
1、点燃酒精灯,在火焰旁的上方灼烧接种环。 2、将原有的菌种斜面培养基(菌种管)和待接种的新斜面培养基(接种管)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菌种管在前,接种管在后,然后斜持试管(45°),让试管内斜面向上,两个试管的口子平齐。 3、右手在火焰旁边转动两管的棉塞,然后右手拿着接种环的柄端,垂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顶端的环必须烧红,而且凡是接种时进入试管的部分,均应通过火焰灼烧。 4、使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以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将两管的棉塞拔出,拿住,然后将试管在火焰上通过。 5、将接种环插入菌种管内,接触无菌苔生长的培养基,待冷后,从斜面上挑取少许菌苔,然后迅速插入接种管,在斜面上轻轻划线接种(由下而上划直线,然后由下往上划曲线)。 6、接种完毕后,将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并将棉塞塞上。
栽培时不用母种作菌种,一般是因为母种的生产成本较高,如果直接用于栽培,需要量较大。把母种转入与栽培料接近的营养基质上会得到第2级种,叫做原种,把原种再接入相同的培养基内叫3级种,也叫生产种或栽培种,这种菌种能直接用于生产。菌种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同的蘑菇需要的无机盐等微量元素有一些区别。
一、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
1、栽培时不用母种作菌种,通常是因为母种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如果直接将其用于栽培,需要量会比较大。一般从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第1次菌丝体叫第1级种,也叫做母种。母种对养分的吸收、环境的适应性都要进一步驯化,第1次菌丝体可以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扩大生产,一般需要再转1次管,从转出的试管菌种上可以选择优良的菌株作为母种。
2、把母种转入与栽培料接近的营养基质上能得到第2级种,叫做原种,把原种再接入相同的培养基内叫3级种,也叫做生产种或栽培种,这种菌种就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它的需求数量比较大。由第1级种转至第3级种的过程叫做转接菌种,也就是菌种传代培养。
3、菌种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一般不同的蘑菇需要的无机盐等微量元素有一定区别。菌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28?C左右,湿度要保持在85%-95%左右,否则生长就会比较缓慢。同时菌种还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适当的光照,PH值在5.5-7比较适宜。
二、菌种怎样培育蘑菇
1、挑选菌种
(1)菌袋要厚实坚固不易破裂,同时也要透明利于观察菌丝生长。
(2)菌料密度应在450千克/立方米为宜,必须是水的密度的一半,放在水中要有一半的体积漂在水面以上。
(3)挑选菌种时,既要看重量也要看体积,重量大而体积小的菌种就说明掺水过多。
2、蘑菇栽培
(1)解开菌包扎带,开口直径为1-2cm左右,向里面喷点水(可以存点积水,一般积水没有干就不需要再喷水)。
(2)平放在半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不要让阳光直射,适应温度为-40-40?C左右(室内栽培适宜的温度为5-32?C左右),当袋口出现小菇蕾再完全打开袋口。
3、日常管理
(1)可以用湿毛巾或餐巾纸覆盖袋口,要经常向毛巾或餐巾纸喷水,保持透气湿润,也可以在菌包袋口处套塑料袋(塑料袋内壁要喷水,保持通气)。
(2)菌袋内有水时要及时倒出,一定不能弄坏包装的塑料袋,大概过几天就可以出菇。
4、采收
(1)当菌帽直径达到1cm以后,要经常对蘑菇进行喷雾保持湿润,一般4天左右即可成熟。待蘑菇的菌盖边缘呈现波浪状就可以收获,采收前1天要停止喷水。
(2)采收时可以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脚的底部左右旋转摘下。
(3)蘑菇采收后一定要停止喷水2-3天左右,这时可以清理干净菇脚,保持较高的湿度,然后等待蘑菇第2次出菇。
关于“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鹿雨妍]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24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鹿雨妍”!
希望本篇文章《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微生物的保藏技术各自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