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的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一百艘改装民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该战役有争议,这里采取朝鲜说法)
基本介绍 名称 :鸣梁海战 地点 :鸣梁海峡 时间 :1597年10月26日 参战方 :日本,朝鲜 结果 :朝鲜战术胜利,日本战略胜利 参战方兵力 :数十艘战船(先锋)100艘战船(本队)(日)12艘板屋船(朝)100艘改装民船(朝) 伤亡情况 :伤亡十几或数十人(日)
34人伤亡(朝) 主要指挥官 :来岛通总(日),李舜臣(朝) 战役背景,战争成果,战争经过,战争争议,战争武器,安宅船,关船,小早船,板屋船,朝鲜龟船, 战役背景 主词条: 壬辰倭乱 、加藤清正 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实行防御的政策,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后于1593年开始议和。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定的官职。 但好景不长,日本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丰臣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官员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7200名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1597年3月,日本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领14万陆军再次大举侵朝。 此次丰臣秀吉的日军是从水陆两路进犯朝鲜,7月7日,日本水军统帅九鬼嘉隆决定一雪前耻,他率领庞大的日本舰队,偷袭了停泊在漆川岛(世济岛北端西)的朝鲜海军。他考虑到日本安宅船不是朝鲜龟船的对手,所以此次日本海军专门针对朝鲜海军的龟甲船做了改进,把原有的安宅船及大关船都临时包上铁壳,变成了巨型铁甲船。开战时,朝鲜海军以为日本的舰队是路过的运输舰队,没有料到日本舰队突然发起进攻。由于当时还在谈判期间,所以朝鲜海军没有丝毫戒备。在战役中,朝鲜战船全被日本海军击沉击毁,海军指挥官三道水军都统制元均被火炮击中身亡,朝鲜水军被重创。战后日本水军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没,日海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日本陆军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登入后采取的是钳形攻势,两路军分别向南原和全州前进,根据计画,这两路军应在朝鲜王京汉城会师。8月1日,14000余日本左路军进攻全罗道,正赶上明军进驻全罗、忠清两道。明军杨元率3000人守卫南原,经奋勇战斗后因寡不敌众,明军两千七百余人战死,南原失守。驻守全州的明将陈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这样日本右路军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攻下两地后,日军又分别攻陷黄石山、金州、公州等地,王京汉城已经无险可守。8 月19日,明军除守卫稷山外全线退至汉城,日军已经占领了全罗道全部地区。 大敌当前,朝鲜举国上下一致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朝鲜王迫于形势,不得不顺应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现在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不过后来又增加了100艘改装民船) 战争成果 1597年,鸣梁海峡之战中,朝鲜将领李舜臣以十二艘板屋船和一百艘改装民船击退日舰一百三十余并撞破30艘。(该战役有争议,这里采取朝鲜说法) 战争经过 主词条: 李舜臣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将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之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水师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和100艘改装民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李舜臣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铁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水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而朝鲜水师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困难。入侵的日军被打退,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该战役有争议,这里采取朝鲜说法) 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水师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李舜臣用12艘战船和100艘改装民船撞破了日军31艘军舰。(该战役有争议,这里采取朝鲜说法) 战争争议 围绕鸣梁海战的争议主要有如下几个面: 有观点认为李舜臣是副手,实际指挥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这是对史料不了解或者未读史料而造成的混淆。鸣梁大捷确实是李舜臣打的,也没有明军参与。陈璘指挥的海战是鸣梁海战不久之后的另一场露梁海战,这是由明朝联军打的,李舜臣在这场战役死亡。 另有观点争议日水军主力究竟是哪场战争消灭的,是鸣梁海战还是露梁海战。笔者查阅史料发现,鸣梁海战并没有宣称消灭日水军主力,恐怕是网上以讹传讹。鸣梁海战出名是因为其以少胜多,利用天时和地形设下伏击,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而日海军主力则是在露梁海战被歼灭。 另有观点对朝鲜水师以十二艘战船和一百艘改装民船对日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取得如此战绩表示不解。这也是对史料不了解,对当时海战不了解造成的。 首先李舜臣并非硬碰硬的以十二艘船去攻击一百三十余艘。而是凭借对环境和气候的熟悉,事先设下伏击地点,将日水军引诱至鸣梁海峡,在水下还设有木桩铁索。其次,李舜臣的十二艘是战船,另还动用了一百余艘民船,加以改装。而日军的船也并非都是战船,只有一百三十艘是战船,后来还跟有两百艘后勤船。这样数量差距并不是太大。龟船是全封闭结构,铁制护板,顶盖四周有尖刺,船头有大铳,不惧近战。日呈秀吉之对龟船的描述是:“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而史载日海军战法以投掷焙烙和焙烙火矢为主,并无炮火。对铁甲船难以造成伤害。在加上二百后勤船只几乎无战斗力,所以朝鲜水师以少胜多大捷。 关于朝鲜水师和日本水师舰船数量的争议。有诸多说法,更有一些说法完全脱离史料。依据史料记载,比较正确的是,朝鲜水师方面,战船12-13艘,另动用改装民船100余艘。日本水师方面,战船130余艘,另有后勤船200艘。 鸣梁海战是通俗说法,确切的说应该是鸣梁海峡伏击战。此战斗的确是朝鲜人自己打的一场海战。也是以弱胜强。当时,朝鲜军备极度废弛,以至于日本从釜山登入,十九天后就以攻陷汉城。又一月陷平壤。两月不到,朝鲜八道尽失。朝鲜宣宗李昖仓皇逃亡大明宽甸堡(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避难。若无明军出力,千里驰援,即使李舜臣全歼了倭寇海师,朝鲜也难逃亡国灭种。 有观点认为,实际上是朝鲜在鸣梁海峡的伏击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后迅速后撤,而日本在其后的战役中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日本军队主力在5-6 月渡海进入朝鲜。在7月15日的漆川梁海战中毁灭性打击了朝鲜水师。在陆地上的南原城和黄石山城都迅速击败朝鲜军获胜。随后日军将领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和毛利秀元率领大军继续按预定目标推进。到9月中旬,朝鲜在全罗道的抵抗仅存在于南部小块地方。战斗力仅有朝鲜水师仅剩的12艘船只。而此时,日本陆军正在继续推进,而日本水军则沿海推进。 鸣梁海峡伏击战实际是李舜臣伏击日本前锋。日本水军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胁坂安治等将领带领下,正在全罗道沿海推进,日军前哨在9月7日抵达兰浦达洋面,在这里与李舜臣的12艘战船遭遇。朝鲜水师开始诱惑日本水军。9月16日,在获得了发现朝鲜军残余海军的讯息后,藤堂高虎带领中型关船30艘甩开大部队开始追击,准备与朝鲜水师决战。结果被朝鲜水师引诱到鸣梁海峡,此处对于日军来说是一片陌生水域。此时海水退潮,日本水军前面的几艘船被朝鲜埋在浅海底的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遭到朝鲜水师掉头围攻。导致来岛通总等数名日本人阵亡,那几艘搁浅的战船也被放弃。在这次海战中的朝鲜水师损害轻微,但是众寡不敌,所以傍晚开始急速退却。日本水军不熟悉路况,无法继续追击朝鲜水师,也是害怕再中这样的圈套。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再次来到战场上巡视,没有发现朝鲜水师。日本水军主力到达后朝鲜水师已经后撤,日本水军一看朝鲜水师已经退去,继续前进攻克朝鲜水师的大本营。一面突进到全罗道西岸地区,支援日本陆军的攻击。此时日本军队的作战目标和扫荡全罗道朝鲜水师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开始在顺天,泗川,昌原,蔚山修筑城墙要塞,准备与南下的明军决战。 在鸣梁海峡被伏击之后是日本控制制海权摧毁朝鲜军港。鸣梁海峡伏击战发生在日本水陆大军进军全罗道的过程中,李舜臣在预定海域引诱并且伏击了日本水军的前锋部队,只是使日本前锋稍微受到一点损失,随后就离开撤退。日本水军夺取了该地的制海权和摧毁了朝鲜水师的基地,这么看实际上是日本在战略上取胜,日本损失了几艘船,死了十几个人,但是日本达到了摧毁对方水师基地,夺取制海权,掩护陆军前进的战略目标。 在朝鲜的说法里,这场战斗变成了:李舜臣的12-13艘战船迎战日本133艘战船和200艘运输船,并且击沉31艘日船,击伤92艘日船,杀死日军7300人,阵斩对方主将的巨大胜利,并且拍出了“天军”和“鸣 梁海战”两部票房大片。整个日本舰队也只有7200人,藤堂高虎2800人、加藤嘉明2400人、胁坂安治1200人、来岛通总600人和菅平右卫门们长200人,怎么可能会被杀死7300人,所以朝鲜的说法里战果应该是被夸大的。 另外,李舜臣自己写的乱中日记也写有“贼船有三十只撞破”。这次战斗结束后,李舜臣舰队是向北方退却了,而且被日军摧毁了水师基地,日本水陆军顺利完成既定计画的事情。朝鲜水师就算全是龟船,那12艘龟船上,也仅有200多个只能打7钱铁子和射程不超过30米的大箭。不可能打沉打伤对方的133艘战船和运输船。李舜臣从来谈不上在海上切断日后勤线,从来也没见过日军缺乏过从本土运输来的军械和兵员,也从来没见过李舜臣独自到过外海大洋之上,要是真有李舜臣从玉浦海战到釜山浦海战,四个月期间十战十胜,消灭了胁坂安治、加藤嘉明、藤堂高虎、九鬼嘉隆等率领的日本水军,阻断了日本军事物资的运输通道。如果朝方掌握了制海权,再加上金时敏仅用3800人就打败细川忠兴的2万日军,其他日军也陷入了义兵的游击战争中。那之后朝鲜还请求明朝援军干什么?日本水军如果都在海上已经 *** 掉了,日本后续部队和物资根本送不上来,那么半岛上的日军早就已经饥寒交迫,焦头烂额了。 战争武器 安宅船 这种船体积大而坚固(使用龟骨),但比较朝鲜及明军海船要脆弱的一些。该船中央后方设警楼,分三层,配小橹百六十,大橹八十。武器为大筒与铁炮,是正规海军的核心力量,水军的布阵时的核心所在,一艘可搭乘300士兵。两千石(重量单位)以上的大船可归入此类。日本战国时期有许多的大名都造了许多浑身包裹了铁皮的安宅船,坚固性是好了。可惜有利就有弊,铁甲固然让它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但也让它行动起来非常的笨重缓慢。 安宅船 关船 小早船 关船 是一款中型战船,设计思想是在兼顾防御力的基础上提高机动性,两舷在八十挺橹到四十挺橹之间。武器为大筒与铁炮,是水军的主战力量。 小早船 小型船,设计思想是放弃防御力,尽可能大的提高机动性。两舷在四十挺橹之下,在正规海军中主要负责侦察和传报。但因其轻巧灵便,效费比高,技术含量低,故成为海贼们的主流舰只,常集群使用。小早船可以分为铁炮船、长柄船、奇船、物见船、番船、兵粮船等。人员的配备以八百石船为例子,一般配备橹百只,则需要水手百人,船头舵手五人,火枪兵百人左右,战斗人员占据总人数的一半。如果以风帆为动力,则所需水手可大大减少,则搭乘百人的铁炮队。还有一种霹雳船,也是小早船一种,但却是双头。上面所配备橹有六十挺,速度是平常船只两倍,比一般小早船更快更稳,船上没有火器,而是设定"霹雳炮"- 投石机。 板屋船 朝鲜王朝壬辰倭乱时使用的一种大型战船。 板屋船体积庞大,可乘载近百人,航行速度较慢,但战斗时仅需数十人的水手便能灵活操作。当时的朝鲜水军常以板屋船为主力战船,搭配剑船、猛船等小型的快船作为护卫,构成水军战队。 板屋船 朝鲜龟船 主词条:龟船 由李舜臣所改良及创新。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复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不是小槽的地方,遍插利刃和锥尖。前面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面是龟尾,尾下也有铳穴。两弦各有六个铳穴,铳穴下有橹八至十支。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丰臣秀吉在日本水军多次败给朝鲜水军后,曾评价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 龟船 龟船
梁鸣海战中的倭军总司令是谁
在父亲通康的时代,由于河野通直无子,有意收女婿村上通康为养子继承,但是却受到河野一族重臣的强力反对,因为河野家臣团多是倾向由予州分家当主河野通存之子通政为继,双方为此几近兵戎相向,史称「来岛骚乱」,最后是丰後大名大友义鉴出面调解,通直退让隐居,由河野通政继位当主,但是通政不久即病故,遂以其弟通宣继承,后来通宣娶了伊予高仙城主河野通吉的遗孀,遂以其子牛福丸为继承人,由于通吉生前为了河野氏宗家和予州分家的和谐多次奔走,同时擅长内政在领民中威信很高,所以河野家的主权至此终于确认。此外根据近年部分日本学者的研究,多年来被认为是河野通存之子通政,很可能是河野通直之子,而来岛骚乱其实是掌握兵权的女婿与拥有正统血脉的嫡子间的争端。
不论如何此一争端的结果,对村上通康并无益处,家中主权从主家传到分家,再从分家传到分家的分家,就是身为河野通直直系血亲的自己完全没份,尽管在通康一代,这股怨气并未发作,但却传承到了其子通总身上,双方君臣关系自此恶化。
历史上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来岛通总
李舜臣首先将海峡内的民用船只侨装成战舰,以扰乱日军,使其以为朝鲜水师已恢复过来。他自己则亲率12艘战船引敌深入鸣梁海峡。在成功引诱日军进攻后,李舜臣随即发起集中的攻击,对准日军指挥舰攻去,结果歼灭了日 军指挥舰和其他战船2艘,并击毙日军主帅来岛通总。同时间,潮水开始退却,朝鲜舰船趁势进攻,日舰因失去主帅,军心散涣,只得顺潮向东撤退,但却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铁索和木桩,无法退却。结果朝鲜水师全力拼杀,歼灭日舰30余艘,并击毙日军400余人,击杀三岛水军的大将得居通年、来岛通总兄弟再度重创了日本水师。
鸣梁:镟风之海简介及详细资料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
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
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但是凭借着地利天时撞破了倭寇31艘军舰。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扩展资料:
战役背景: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实行防御的政策,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后于1593年开始议和。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但好景不长,日本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
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丰臣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爱国将领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
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7200名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鸣梁海战
剧情简介
?1597年3月,以野蛮凶狠著称的日本海贼王(柳承龙饰演)所率领的海盗部队,大举侵朝,朝军毫无准备,遭到惨败。朝鲜王迫于形势,顺应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将李舜臣(崔岷植饰演)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众将对敌我形势极度悲观,纷纷表现出"此战必败"的情绪。李舜臣力排众议,命人焚毁军队辎重给养仓库,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气概,号召部下与倭寇决一死战。
鸣梁:镟风之海 海报在鸣梁和珍岛碧波亭之间,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峡。李舜臣趁退潮时派人设定了铁索与木桩。大战当前,李舜臣身先士卒,亲率旗舰战船孤军迎战。一场恶战,击沉敌人指挥船和其它战船两艘。海贼王被杀,阵形大乱。这时已开始退潮,海水湍湍东流,朝鲜战船趁势猛攻,敌船招架不住,顺流东撤,但被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朝鲜战船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三十余艘,毙敌4000余人,重创了日本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配音 李舜臣 崔岷植 范哲琛 海贼王(来岛通总) 柳承龙 李立宏 林俊荣 晋久 路知行 郑氏女子 李贞贤 ---- 李舜臣之子 权律 ---- 日军神枪手 诺珉宇 ---- 胁坂安治 赵震雄 张遥函 吴堤 高庚杓 ---- 加藤嘉明 金康日 ---- 裴水凤 朴宝剑 ---- 藤堂高虎 金明坤 张闻天 职员表 制作人: 郑丙旭?;?金柱炅 导演: 金汉珉 编剧: 全哲弘?;?金汉珉 摄影: 金泰城?;?河敬昊 配乐: 金泰星 剪辑: 金昌柱 角色介绍 崔岷植李舜臣 | 演员?崔岷植
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刚直不阿防范倭寇,几处逆境却无怨无悔。他操练水军构筑起朝鲜王朝海上的坚实防御阵地屡挫日本海军。日本海军畏惧李舜臣的海上地位,以反间计另其革职下狱。随后朝鲜海军节节败退,终在危难关头,李舜臣被重新启用,但是他这时需要面对一场以十敌百、实力悬殊的生死存亡之战。
柳承龙来岛通总 | 演员?柳承龙
日本海上的霸主,令人闻风而逃的海贼王。心高气傲的来岛通总继承了家族荣誉,在日本海域无往不利。丰臣秀吉起兵侵略朝鲜,却完全受到了李氏王朝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的压制,来岛兄长的舰队被李舜臣歼灭。为了家族荣誉、兄长之仇和制霸之心,来岛通总成为了丰臣秀吉的雇佣兵,在鸣梁与李舜臣决一死战。
李贞贤郑氏夫人 | 演员?李贞贤
小卒之妻,却要肩负民族命运。郑氏落难到倭寇手中,被割掉舌头,扔进了大海,后被李舜臣将军亲信任俊永救下并成为了他的妻子。残酷的经历,让郑氏无心世事,安命于相夫教子。但是,郑氏注定命运多舛,朝鲜危在旦夕,任俊永义无反顾的担当起责任,剩下郑氏一人孤独地看着海上的朝鲜。
诺珉宇HARU | 演员?诺珉宇
日军神枪手,海贼王来岛通总的左膀右臂HARU,安静冷漠,喜欢独来独往,心中唯一的热情,来自于跟着来岛通总称霸海上。他厌倦于冲锋陷阵,来岛通总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他利用自己的优势,改装了一支毙敌于千里的狙击步枪,一瞬间取大将首级,从此大海上多了一角阴影,令人胆寒。
精彩花絮 影片在韩国动员1700万观影人次,赶超《阿凡达》刷新了韩国历年观影人次纪录。 为了真正了解书写《乱中日记》时李舜臣将军的所思所想,金汉珉导演对多个译本进行了比较。 因《乱中日记》和《李忠武公全书》《宣祖实录》等史料记录相异,在缺乏确切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为了真实再现“鸣梁海战”,导演和相关专家对鸣梁地区的洋流、当时的天气、地形都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 为了逼真呈现“鸣梁海战”,剧组在全罗道光阳建造了超大型海战摄影棚,依据历史记录搭建了4艘1:1的大船,特别是一些日本战船的搭建还接受了日本名古屋海洋博物馆的建议。并在鸣梁岸边搭建了村落。 日本兵的盔甲都是日本定制并购得的,仅柳承龙饰演的来岛通总一身铠甲就花费了2800万韩币(大约15万人民币),重量超过30公斤。此外制作了近1000件形状各异的日本服装。 该片因为资金和拍摄周期的问题放弃了3D拍摄,在续集《闲山岛海战》和《露梁海战》中准备尝试3D拍摄。 影片上映的2014年发生了因船长失职和 *** 救援不当而引发的致数百名中学生惨死的岁月号沉船事件,而沉船地点就离片场不远,可谓一个令人唏嘘的偶然。 该片是崔岷植2002年主演《醉画仙》之后10年来再度出演历史题材影片。 音乐原声 专辑曲目 专辑信息 专辑封面 ? ?. ? 9? 15 ? ? 艺人: 唱片公司: / CJ E&M 9? 16 ? 发行时间:2014年9月18日 获奖记录 年份 届数 组织 奖项 获奖者 类别 2015 第51届 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最佳作品奖 《鸣梁海战》 提名 2014 第51届 韩国**大钟奖 最优秀作品奖 《鸣梁海战》 获奖 最佳导演奖 金汉珉 最佳男主角奖 崔岷植 最佳摄影奖 金泰城 最佳原创配乐奖 金泰星 最佳美术奖 张春燮 最佳服装设计奖 权有镇 最佳技术奖 姜泰均 最佳策划奖 2014 第35届 青龙**奖 最佳导演 金汉珉 获奖 发行信息《鸣梁海战》是韩国**史上第一部突破1000万观影人次、1000亿韩元票房纪录的本土**。影片创出的1760万人次票房和1357亿韩元票房收入(7.6532亿元)的成绩,击败了《阿凡达》1330万人次,票房收入1248亿韩元(7.0385亿元)的纪录。
《鸣梁海战》还刷新了韩国史上最高首日票房(68万人次)、最高平日票房(98万人次)、最高单日票房(125万人次)、最快100万人次(2天)和最快1000万人次(12天)等全部纪录。
影片评价影片刚柔并济,血性战争场面令人振奋,而韩国**特有的细腻手法,又将影片情绪渲染的感人至深。(中国日报网评)
鸣梁:镟风之海 海报影片叙事紧凑,欲扬先抑,大战之前鼓点密集,铺排手法多样,有种山雨欲来之势;战争心理刻画细腻,日军战船较多,军力强大,朝鲜新近多败,人人自危,不少主和派甚至害怕与日本开战祸及妻儿,片中对于这些人物心态描写相当到位;主帅李舜臣力挽狂澜,利用鸣梁海峡回流地利之势来设计战略,有勇有谋的形象呼之欲出。值得一提的是,《鸣梁海战》优点在于不神化英雄人物,并未一味迎合观众的民族情感,影片段预告重金砸出的61分钟激烈海战毫无尿点,尤其李舜臣身先士卒,以主舰单挑倭寇数艘舰船的场景,不仅打出了水军的士气,更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楚天金报》评)
《鸣梁海战》讲述的是李舜臣率领12艘板屋船,痛击来犯日寇330艘安宅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奇迹,崔岷植与柳承龙分别担当李舜臣及日本将领的角色,二人有着激烈且精彩的对手戏。情感细腻一直是韩国**的亮点,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张弛有度,在前半部分交代清楚战争背景和对阵双方的权谋应对之后,影片的重头戏隆重登场。李舜臣的12艘板屋船与前方黑压压一片日本水军的战船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两方将领一边隔空怨念,一边势如破竹地要将对方打败的气势,这种强烈的氛围都让人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并和**主角一样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打赢这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战争。除了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鸣梁海战》又在商业化、可看性上做出了努力,片中的情感和视效都达到了韩国**一个新的高度。(《石家庄日报》评)
鸣梁:镟风之海 海报关于“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映莲]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21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映莲”!
希望本篇文章《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鸣梁海战(古代战役)详细资料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