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抗疫事迹
1、在清华战疫志愿工作中,许多同学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有的同学在食堂门口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的同学坚守在核酸检测岗位,从寒冬到盛夏,始终不离不弃。还有一些同学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技术协助抗疫。这些战疫“清”年们的故事,展现了清华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北大的青年们也在行动。
2、樊晨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公益人士,她的事迹令人感动,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樊晨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某知名企业担任高管,但她选择辞去高薪工作,投身公益事业。樊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她曾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山区支教,帮助当地贫困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3、陈薇在1966年出生于浙江,本科是在浙江大学读的,后来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并被特招入伍。陈薇的事迹像一个传奇,她跟她的团队总是奋战在抗疫一线。非典病毒横行的时候,她研制出了非典病毒干扰素,有效的阻挡了非典病毒。非洲爆发埃博拉病毒,她义无反顾地赶往非洲,并研制出埃博拉病毒疫苗。
4、抗疫精神的人物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位杰出人物:李兰娟院士:果断建议“封城”:在疫情初期,李兰娟院士作为传染病学专家,果断建议武汉实施“封城”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研发疫苗:她不仅奋战在抗疫一线,还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发疫苗,展现出无比的敬业与坚韧。
5、李兰娟院士抗疫事迹 李兰娟院士,一位73岁高龄的女科学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战“疫”最前线。她不仅是中国的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也是一位在绍兴有着深厚渊源的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在大年初一,即1月25日,李兰娟院士和她的家人回到故乡夏履镇夏履桥村。
青年抗疫先锋人物事迹
后90后抗疫责任与担当事迹(精选篇1) 汪宁是一名北京科技大学的在读大学生。在谢家湾乡,和他一样每天坚守疫情监测点的共有304名大学生志愿者。
她不是医者,但争当响应号召的先行者防疫情之蔓延;她不是先锋,但争当响应号召的宣传员守万家于平安。她叫于xx,是嘉峪关市xx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青年干部。
XX,女,入党积极分子,现为XX大学XX学院的大三学生。她品学兼优,一直以一名 预备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抗击疫情志愿者先进事迹材料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每一个危险紧要的关头,总有一些人铭记着初心、担负着使命,逆流而行。她瘦小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本溪市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同随着全市的党员干部守护着明山区,她就是明山区联丰中心校教师董岳楠。
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范文如下:疫情发生以来,扬芬港镇二街优秀青年李洪亮时刻关心群众、情系疫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镇村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为祖国献青春的十大事例
1、王进喜 王进喜的故事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2、青年时期的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钟南山则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挺身而出,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李兰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展现出了她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3、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4、以下是爱国事例:《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5、门良杰 他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在大二时休学两年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大功三连”。在部队的历练不仅带给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更让他坚定了从军报国的信念。在这两年里,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个人三等功。带着对军队的热爱,他回校后申请转为国防生。
本文来自作者[纵诗雅]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2028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纵诗雅”!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期间有哪些青年榜样(疫情期间的青年榜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清华北大抗疫事迹 1、在清华战疫志愿工作中,许多同学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有的同学在食堂门口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的同学坚守在核酸检测岗位,从寒冬到盛夏,始终不离不弃。还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