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清朝八旗是哪八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清朝八旗是哪八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清朝的八旗是指两黄旗、两白旗、两蓝旗、两红旗,合称为八旗。但很多人八旗有误解,比如有人以为八旗是指八种颜色,比如正黄旗比镶黄旗地位要高,比如满人就是旗人,等等,其实都大错特错了。
努尔哈赤刚刚起兵的时候,军队人数很少,以黑旗为旗帜,所以称黑旗军。在统一建州三卫后,军队人数增多,于是又设了红旗军。1601年,努尔哈赤对军队进行了改编,正式成立了红、黄、蓝、白四旗,后来又增加了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四旗,形成了“八旗”。
当时的户籍制度和中原有很大区别,努尔哈赤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长官为牛录额真;每5牛录为一甲喇,长官为甲喇额真;每5甲喇为一固山,长官为固山额真,同时设左右两名梅勒额真。所以在八旗制度下,“只有旗人,没有族人”,当皇太极后来将国号改为清、族人改为满洲族的时候,就是所有满人都是旗人,旗人也都是满人。
八旗内部的大小官员既是军事统帅,又是行政长官,还负责掌管所有旗人的户籍乃至经济生活。所以,固山额真就是旗主,梅勒额真就是副旗主。
官职的称谓读起来会觉得很别扭,这是因为大多人对那段历史不太了解,到顺治年间时这些官职称谓都进行了更改,更改后的名称大家就很熟悉了。固山额真改名为都统,梅勒额真为副都统,甲喇额真为参领,牛录额真为佐领。《鹿鼎记》中,韦小宝就做过副都统,想必大家还有印象吧。
后来,随着后金的发展壮大,蒙古部族和大量汉人纷纷归附。为加强管理,皇太极于1633年正式另编汉军为一旗,后经过数次增扩,到1642年,终于编成汉军八旗。1634年,皇太极又把在他统治下的蒙古民族改编成了蒙古八旗。到了这个时候,就成了“满人一定是旗人,旗人不一定是满人”了。
各旗委任都统时,一般不考虑担任都统的人的旗籍,比如满人可以担任蒙古、汉军八旗的都统,汉军、蒙古八旗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满洲八旗的都统。到了光绪时期,甚至不在旗的人都可以担任都统了。
八旗制度形成以后,就是后金以及后来清朝的主要力量,但是和中原王朝不同,清朝的八旗并非由皇帝全部掌握,而是分散在各位旗主手中,旗主则是由王公大臣担任。这样就形成了权力的分散,所以清朝前期每一任皇帝死后,权力的交接都惊心动魄。
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他自己统领两黄旗,即正黄旗和镶黄旗,其他六旗则有他的儿子、孙子、兄弟统领,比如皇太极就统领正白旗。到了晚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最喜爱多尔衮,就想把汗位传给他。为了增强多尔衮的实力,努尔哈赤任命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为正黄旗旗主,亲弟弟多铎则统领镶黄旗,这样就能确保自己手里的两黄旗,能在他死后支持多尔衮。
随后,努尔哈赤把镶白旗旗主杜度(努尔哈赤的孙子)调到镶红旗,准备把镶红旗给多尔衮,只是还没来得及安排就死了。这样的分配方案使得多尔衮三兄弟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可惜努尔哈赤死时,多尔衮兄弟三人的年龄还很小,无法与皇太极等人对抗,最终被皇太极逼死了母亲阿巴亥,抢走了本属于多尔衮的汗位。
皇太极上位之后,对八旗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整,过程我们不必详细说,反正到他死之前,他亲自统领两黄旗,他的长子豪格统领正蓝旗,三旗总共有117个牛录;多尔衮统领正白旗、弟弟多铎统领镶白旗,两旗总共有98个牛录;代善统领的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统领的镶蓝旗,三旗共有96个牛录。三方势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豪格手里有三旗,想当皇帝;多尔衮手里有两旗,但战斗力彪悍,也想当皇帝;剩下的代善和济尔哈朗虽然不想当皇帝,但态度暧昧,始终不明确自己的立场。所以,虽然多尔衮看似强大,但也无力强行坐上皇帝的宝座,最后只能妥协,便宜了六岁的小福临,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顺治虽然继位,但大权却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于是多尔衮抢了豪格的正蓝旗,又对八旗进行了一番眼花缭乱的调整。总之,到他死的时候,两白旗由他的儿子统领,正蓝旗则落到了多铎的儿子手里。这个时候,多尔衮的留下来的势力依然强大,所以顺治才被迫冰天雪地立出城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追封多尔衮为皇帝,受尽了屈辱。
后来,顺治清算多尔衮后,正白旗也就名正言顺的落到了顺治手里。顺治将正白旗,和自己统领的两黄旗,一起抬为“上三旗”,其他五旗则称为“下五旗”。形成了八旗的排序:镶黄、正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
虽然有上下之分,但八旗实际上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八旗之间是平等的,旗人无论在哪个旗,也都是平等的。但是,对旗人来说,他们都是旗主的奴才,这种身份不因官位高低、富贵贫贱而产生变化。上三旗的旗人就是皇帝的奴才,而下五旗的旗人就是宗室王公的奴才。就算旗主落魄成了普通老百姓,旗民做了大官,在旗民见到旗主的时候,照样得三跪九叩,自称奴才,不得有丝毫的悖逆。
到了清代后期,有些旗主的家道破落,生活潦倒,只能做些粗贱的重体力活糊口,诸如驾车、抬棺等等。如果旗主在路上看到有发迹显达了的昔日旗奴,就会把旗奴叫下来,耀武扬威,训斥一番。旗奴也不敢违抗,只得再三请安,说尽好话,临走还得给些银子。
清朝有哪些旗
清朝八大旗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扩展资料
“八旗”是有清一代社会结构与军事建制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到中后期已经演变为这一特殊组织形式的统称,所以这一组织里以民族为基础编制的满洲部队、蒙古部队和汉族军队,分别被称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必须放在前边才能准确表达这个含义,清朝的文书和口头表述也都是这样称呼的。
近代,大量的文字把“八旗”放在后面,称作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其意义就被混淆了,在这里有必要更正,举个例子来讲,汉军从来没有过八旗组织,只有八旗组织里面有一部分汉人组成的军队。
八旗中还有高丽佐领(朝鲜人)6个、俄罗斯佐领1个,番子佐领(藏族)、回子佐领(维族)各1个。另外单独设有八旗察哈尔游牧于张家口外。?[47]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百度百科-八旗
清朝有八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八旗制度建立过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八旗制度简介: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关于“清朝八旗是哪八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凝阳]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120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凝阳”!
希望本篇文章《清朝八旗是哪八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清朝八旗是哪八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清朝八旗是哪八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清朝的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