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辽沈战役是中国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之一,代表着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最有 决定 性的战役,那国共双方发起这场战役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辽沈战役背景又是什么呢?一起跟着我lemon去看看吧。
辽沈战役的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共两党开始疯狂的争夺东北这块肥地;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先发制人开始攻击中原解放区,于是中共两党便打响了这场大规模的战役。1948年7月初,中国*** 成功 的突破了国民党的围攻,两党的人数成为三比一,中国***已经将要成功。1948年8月,东北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成功被中国***收复,其余土地被国民党捡漏。国民党全部军队人员大约有六十万整,却全都分割散布在沈阳等两个遥远又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自然 在打仗的时候就没有优势。由于部分北宁铁路已经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国民党的支援物资自然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全数被***扣下。而造成国民党所需物质供应不足。此为辽沈 军事 背景。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忍耐不住,决定抓好时机准备进攻,与国民党进行战最后的决战,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的当然就是形势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的东北。而且国民党军力壮大,也只有东北的解放军人数能够与其匹敌,东北的粮食产业是最好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因粮食不足而力不匹敌了。其次东北正巧也是日军侵华第一处所占领的地方,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把东北作为这场战争的第一处战场。
以上两点便是辽沈战役背景,通过辽沈战役背景可以看出辽沈战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辽沈战役的时间
辽沈战役时间是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爆发辽沈战役是有具体原因的。 抗日战争 结束后,国民党和***为了争夺统治权发起了内战。内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和***同时盯上了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但因为种种原因,在战争初期没有在东北地区发生重大战役,反而是先在中原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1948年7月,中原战争告一段落。
在中原战争中,国民党的损失非常大,士兵的数量急剧减少。所以在中原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和***的总体力量发生了转变,国民党转主动为被动,***开始处于优势地位了。***在意识到局面好转的同时,便紧急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军事策略。
在分析了战况后,***最终决定要借着这个时机再一次发起总攻,趁着这个机会把东北地区拿下,之所以选择攻下东北地区,是因为东北地区的 地理 优势,不仅在战略上可防可守,在军资上也能自给自足。所以******决定中原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发起辽沈战役,并将时间定在1948年9月份发,在确定了辽沈战役时间后,******便开始进行细致的军事部署策略。
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解放东北的各个城市,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经历了大小无数次战争后,东北全境解放,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辽沈战役便也走向了尾声。
辽沈战役纪念馆
一九四八年的九月,国民党与***在辽宁地区开展了战争,这也是 历史 上国共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其中一次,这就是辽沈战役,同年的十一月的时候,战争解释,***取得了胜利,次年十月一号中国正式宣布解放的消息,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成立。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置与辽宁的锦州市,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国家级 旅游 景点以及以军事历史为主的纪念馆,利用了先进的现代科学,在纪念馆中生动形象的讲诉了当年的辽沈战役的过程以及场景,让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与了解,当然在纪念馆中也还珍藏着许多的艺术品。这次属于战役而留下来的纪念馆能有今天的这个模样也是来之不易的。
中国解放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九一三事件,由中央下达的 命令 ,纪念馆被迫关闭,后来九一三事件结束,纪念馆又开始正常的运行,其后也有了多多少少的整改,八八年的时候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后来在零几年的时候纪念馆又开始改造,最后才有了现在的纪念馆。这座历史象征的纪念馆占地面积也是非常的广阔,它的总共占地面积就有十多万平方米,其中陈设的内容也是非常的多,在它的主题建筑中完完整整的呈现了历史之声。
先辈们奋勇抗敌的结果就是现如今的生活,这样伟大的历史性被永远的存留在这样的军事历史纪念馆中,让后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
辽沈战役的影响
要知道辽沈战役的影响就需要先来分析一下它具体的意义,那么辽沈战役的意义有哪些呢?
辽沈战役在很大程度上解放我国东北全境,在全国的军事范围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这点来说也算是辽沈战役的影响。在辽沈战役之后,解放军们在地理、还有数量上也占有了绝大的优势,使得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光是从意义上来说,辽沈战役的影响力也不仅仅是这些。在其胜利之后,也让解放军得到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战略后方支柱,在此为后续的战役的胜利也奠定了很多有利的条件。辽沈战役在对于历史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在胜利之后极大的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进程,前面说到为后续的战役取得了有利的条件。这里指的是淮海和平津战役的顺利进行,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人民,狠挫了敌军的锐气。
辽战役结束之后,敌方军队与中国***军队成反向发展,使得敌军大多士兵士气低落。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关系到中国以后在 国际 上的命运,中国的建设事业也受到辽沈战役的影响。
辽沈战役很大的弘扬了 马克思主义 和毛泽东的思想,不管怎么说在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世界上的影响则是让我国的威望得到巨大的提高。
所以说辽沈战役的影响主要是推动了战争的进程,为解放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感 兴趣 :
1. 辽沈战役简介
2. 百战经典辽沈战役
3. 辽沈战役的始末是怎样的
4. 辽沈战役观后感
5.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哪些
6. 辽沈战役为什么叫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经过介绍 辽沈战役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也称辽宁沈阳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该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和沈阳市地区进行,是解放军在东北地区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成功地摧毁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实现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操作步骤
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和战术,取得了胜利。以下是解放军在战役中采取的主要操作步骤:
1.攻打锦州
解放军在战役开始时,首先攻打了锦州。在攻打锦州时,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战术,包括夜袭、渗透、伏击等,最终成功地攻下了城市。
2.包围沈阳
攻打锦州后,解放军开始对沈阳展开包围。为了实现包围,解放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攻打国民党军的据点、破坏其交通线等。最终,解放军成功地将沈阳围困起来。
3.突破重围
国民党军在沈阳被围困后,采取了多种措施试图突围。为了防止国民党军突围成功,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设立伏击、设置路障等。最终,在解放军的围攻下,国民党军未能突围成功。
4.攻克沈阳
在沈阳被围困数日后,解放军发起了总攻。在攻城过程中,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战术,包括炮击、火攻、爆破等。最终,解放军攻克了沈阳,结束了战役。
结尾
辽沈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的控制得到了巩固,为解放东北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战役中,解放军采取了多种战略和战术,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辽沈之役,是什么时候的战役?
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涉及到的当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大城市有:
锦州——第一阶段主战场
锦西(现葫芦岛市)——包括五大王牌之一新五军在内的国军十万援兵于此登陆,却被两万人的四野七纵队死死卡在塔山
沈阳——第三阶段主战场
营口——包括五大王牌之一新六军在内的国军退却方向,但是仅有52军自己撤走,解放军随即抢占了营口,其他国军包括新六军退路被断,于新民至锦州半途被歼灭
新民——廖耀湘率领包括新六军在内的第九兵团在新民至锦州半途的黑山、大虎山地区被歼灭
四平——解放军分割国军的战略枢纽
长春——包括国军五大王牌之一的新一军在内十万国军被包围于此无法援助沈阳方向
中国三大战役的时间和地点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五十五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一百零三万人,东北地区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机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五十三个师,七十余万人,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林彪指挥***军队在东北黑土地上与国民党军队较量3年,相继歼灭国军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三员名将麾下108万兵力,解放东北全境,使得***手中有了一个资源雄厚的战略区和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11月3日,中共中央电贺东北野战军:“热烈庆贺你们解放沈阳,全歼守敌,并从而完成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胜利。……在3年奋战中歼灭敌人100余万,终于解放了东北9省的全部土地和3700万同胞,……奠定了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中国***中央委员会谨向全东北军民表示感谢和敬意……”
一、辽沈战役
时间: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地点:东北全境
二、淮海战役
战争过程战役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三、平津战役
时间:1948 年11月29日发起。
地点: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北平
扩展资料:
1、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3、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大战役关于“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绿]投稿,不代表小熊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x-scm.com/cshi/202504-10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小熊号的签约作者“南绿”!
希望本篇文章《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小熊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辽沈战役有怎样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辽沈战...